在咱们的印象中,山应当是什么姿态的?
或是山体浑圆,像一个个馒头?我国东部低山区的山大致如此,它们的构成大多与流水腐蚀有关,流水轻柔,腐蚀出的山形也圆润柔美、延绵崎岖;或是山形陡峭,如锥如剑?
咱们西部高海拔区域的山大致如此,它们的构成多与冰川有关,冰川坚固,所雕刻出的山也描摹粗暴、棱角清楚。
大瓦山——典型的桌状山 拍摄/王 治
还有一种山,它们多陡壁山崖,其构成大多与地质结构有关。在地壳的抬升、压挤之下,岩石产生开裂、曲折,构成了一众单斜山、断块山、褶皱山。这其间便有一种断块结构构成的山,山体高悬,山顶水平如书桌,四面绝壁临空,在蓝全国所勾勒出的天边概括线平直规矩,这就是桌状山。
桌状山在国际上并不稀有,最闻名的当数罗赖马山,它坐落南美洲北部的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罗赖马山从平原上拔地而起,气势恢弘。1912年,《福尔摩斯》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以罗赖马山为布景创作了科幻小说《失掉的国际》,使这座山名声大噪。其实,在我国西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际,也有三座这样的桌状山。它们呈品字摆放,如海市蜃楼,悬浮云端,被誉为“我国的桌状山”。
呈品字摆放的桌状山
瓦屋山 拍摄/杨 建
大瓦山和西北方向的瓦屋山,东北方向的峨眉山这三座桌状山呈品字形摆放,构成了一个共同三角,并且有三个最明显的一起点,那就是山顶陡峭,山体突兀,四周有近千米的绝壁或陡坡。在山体的物质组成上,它们也有一起点。它们顶部都是由约2.5亿年前火山喷射构成的玄武岩和海洋中堆积构成的二叠系阳新组石灰岩构成,这两种质地坚固的岩石充当了山体的“盖顶”,适当于给山体戴上钢盔,避免了山体在风雨腐蚀中风化崩坍。
东峰峨眉山
峨嵋山 拍摄/王 治
峨眉山是品字形桌状山群的东峰,它从峨眉—乐山平原上拔地而起,构成四川盆地的西南屏障。峨眉山在三个桌状山中既不是最高,面积也不是最大,乃至还不算最典型的,但它的名望却最大。与大瓦山、瓦屋山比较,峨眉山的大断崖仅在东坡规划最大,笔直高度约800米,极为壮丽。构成峨眉山山顶的岩层有一个向西歪斜的视点,因此峨眉山的山顶面并不像大瓦山和瓦屋山相同是近水平的,而是呈一个陡峭的斜坡面。
峨眉山地处扬子板块西缘,以北东走向的峨眉山断层、北西走向的丰都庙断层为界,将峨眉山区域分为三个一级断块,西侧为峨眉山断块,南西侧为二峨山断块,东侧为峨眉平原断块。峨眉山景区正是坐落被峨眉山断层、新开寺断层、马沟断层、大峨寺断层、万年场断层及麻子坝断层所围限的钝锥形大峨山断块之上。山体上部为火山喷射构成的玄武岩,下部为海洋环境堆积构成的石灰岩,两种不同岩石一起构成了最为险恶的山崖绝壁和桌状平顶山。
唐代诗人李白曾宣布“峨眉高出西极天”“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赞赏,南宋诗人范成大则有“三峨之秀甲全国”的诗句。四川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我国释教四大名山,因传说是普贤菩萨道场而誉满天下。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高出成都平原近2500米。峨眉山不仅是我国四大释教名山之一,并且也以丰厚的地质现象闻名遐迩,震旦—寒武系层型剖面、龙门硐三叠系堆积剖面在地质界知名度很高,成为中外地学科考及国内地质、地舆专业教育实习的基地。赵亚曾先生于1929年以峨眉山命名的“峨眉山玄武岩”,是由2.5亿年前的火山喷射所构成。
瓦屋山 拍摄/王 治
瓦屋山是三座品字形桌山群的北峰。古称居山、蜀山、老君山,早在唐宋时期就与峨眉山并称“蜀中二绝”,传说是太上老君升天之地,道教发源地,青羌民族最终留居之地。瓦屋山四周绝壁围限,构成了向东西两边略倾的屋脊状山顶。不管从哪一个视点,远观皆状若瓦屋,因此得名“瓦屋山”。历代文人皆对瓦屋山倾情咏颂,苏轼的“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和何绍基的“巴蜀风景,峨眉十之三,瓦屋得六七”撒播最广,也引证最多。
瓦屋山山顶平阔,南北长3375米,东西宽3475米,均匀海拔2830米,渠道面积达11平方千米,是仅次于罗赖马山的国际第二大山顶渠道,也是三座桌状山中渠道面积最大的。渠道上湿地、湖泊、泉流、溪水纵横散布,森林旺盛,野生动物出没其间。每当朝晴夕阴,站在山顶的象尔岩、睹光台或辟支佛崖,云涌雾漫,佛光幻动,圣灯明灭,奇幻而飘渺。渠道上半部分为峨眉山玄武岩,构成坚固“顶盖”。玄武岩“顶盖”之下为巨厚的碳酸盐岩,构成四周悬空的绝壁,笔直高度达700至800米的大断崖壁立千仞,其规划之大、气势之雄伟极为稀有。
瓦屋山大断崖及飞瀑 摄影/杨 建
构成绝壁的岩层产状陡峭,如万卷天书层层叠叠。崖壁之上,瀑布高悬,自古有“悬幡瀑布”之说,其间以兰溪、鸳溪、鸯溪三大瀑布最为壮丽。兰溪瀑布落差达1040米,均匀流量2.4立方米/秒,如银河飞坠。英国闻名植物学家威尔逊曾于1908年登上瓦屋山,并在《瓦屋山纪行》一文中这样写道,“它厚平方重,整个概括就像一艘漂浮在云雾之上的巨大方舟。”
从峨眉金顶瞭望大瓦山 拍摄/冉玉杰
大瓦山是三座桌状山中的西峰,地质结构与峨眉山、瓦屋山相同,均为典型的断块山,但与峨眉山、瓦屋山比较愈加突兀、雄阔。大瓦山海拔3236米,是三座山中海拔最高的。其四周被绝壁盘绕,构成山顶平整四周腾空的桌状方山,顶面面积约1.6平方千米,是三座山中渠道面积最小的。从空中俯视,大瓦山顶部在平面上呈等腰三角形,其东北、东南和正西的三条边别离长约1750米,2000米和3000米。顶面以下全为绝壁,三面直立的陡壁,犹如三片覆瓦,“大瓦山”之名由此而来。
1903年6月的一天,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在峨眉山顶第一次看到了这座四周被山崖盘绕的孤山,后来在他的文章中写道:“当大瓦山第一次呈现在我眼前时,大约是在20英里的间隔上,我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大瓦山——它看上去是这样一个巨大的山崖,它的雄壮庞大使其高度相形见绌。……从峨眉山顶望去,大瓦山像一只巨大的诺亚方舟,船舷挺拔在云海之中。”
大瓦山 拍摄/王 治
在威尔逊到来之前,现已有一位美国探险家到过这儿,这个人就是E.C.贝伯尔。有关贝伯尔的信息适当稀疏,咱们只能经过威尔逊的作品《一位在我国西部的天然学家》去了解他。据威尔逊记载,贝伯尔是1878年6月5日登临大瓦山的。贝伯尔称大瓦山为“国际最具法力的天然公园”,在他的陈述中更是充满了对大瓦山的溢美之词,以至于20多年之后,威尔逊相同面临大瓦山时,现已找不到比贝伯尔更好的词来描绘它了,威尔逊感叹道,“他对大瓦山的描绘是那样的准确和美好,我不可能做得更好,只能引述他的陈述。”
桌状山因何构成
如此共同的山,又是怎么构成的呢?桌状山群的构成,首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物质构成、地质结构、流水切开。
大瓦山 拍摄/王 治
物质构成上,这一区域的物质组成首要由抗风化才能较强的碳酸盐岩、玄武岩与抗风化才能较弱的泥岩、砂岩相间构成,它们呈水平状叠置,像一摞平放的书,而水平岩层一般更易构成突兀的高山和陡崖。受差异风化的影响,质地坚固的碳酸盐岩、玄武岩构成的陡崖,而脆弱的砂岩泥岩构成缓坡渠道,呈现出陡崖、缓坡渠道替换呈现的特色。桌状山群下部陡崖由距今6亿年左右构成的灰岩、白云岩构成,它首要构成桌状山最下部,表现为一系列的深邃峡谷。上部陡崖由大约2.5亿年前的灰岩、峨眉山玄武岩构成,咱们看到的最为壮丽的,悬浮在云端的山体就是这部分。需求指出的是,顶部巨厚的玄武岩是桌状山构成山顶渠道的要害,它像是给山体戴上“安全帽”,使之下的陡崖免遭风雨腐蚀,让桌状山的形状得以继续坚持。
地质结构上,随同青藏高原的抬升,这一区域受北西、北东向两组开裂围限,构成不同级次的断块。大瓦山、峨眉山、瓦屋山实际上都是由这些次级断块构成。并且这两组开裂的断面近于直立,如峨眉山壮丽的舍身崖,正是沿着这个断层抬升,并在其前缘构成的壮丽断层崖。可以说开裂围限、断块结构对三座孤立悬浮状桌山的构成具有重要意义。
桌状山的构成,得益于共同的物质组成、两组开裂的围限以及由此产生的断块结构,最终就是流水经年累月的继续切开。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导致整个区域地势落差悬殊,这就为大渡河、青衣江的急剧下切发明了条件。它们像一把手术刀沿着开裂、裂隙,又准又狠地拉出一条条犬牙交错的切断,构成如大渡河大峡谷这样的密布峡谷群,流水的腐蚀还将脆弱的岩石带走,山体变矮,而让以坚固玄武岩为顶的桌状山更显巨大。
雅女湖和瓦屋山 拍摄/王 治
桌状山群还会上新吗
四川省盆地西南缘,它们的岩石组成、地质结构、气候环境皆有相似性,那么除了这三座桌状山而外,还能找到其他相似的地貌吗?尤其是产生于2.5亿年前的那次火山喷射,其喷射物玄武岩覆盖面积达50万平方千米,跨及四川、云南、贵州,那么在这些当地还能找到以它为顶盖的桌状山吗?
其实,除了上述的桌状山而外,坐落大瓦山与瓦屋山之间洪雅县境内的复兴村一带,还有一面积约26平方千米的棱形地块,概括非常明晰,相同的岩层和组分,相同的平顶和四周陡崖,但海拔高度均匀仅2300米左右,陡崖最高的缺乏400米。别的与大瓦山相接的帽壳山(3225米),隔大渡河坚持的雀雀岭(3000米)、成昆铁路利子依达泥石流沟源头的梅岭顶(3263米),甘洛与峨边县“我国百慕大——黑竹沟”相邻的马鞍山(4288米),以及马边县的大团岩(3077米)、劲风顶(4042米)一带等,也有这样的断块山和玄武岩“盖顶”。
然而在查询中发现,这些山要么产生歪斜,要么遭到揉捏变形,因此不具备构成桌状山的条件,不过咱们仍等待往后有更多的发现,使得我国的桌状山可以不断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