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表明,近来,该行活跃组织展开支撑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专项举动,厚实服务上市公司展开股票回购增持、加强市值办理等各类需求,对接企业资金需求近500亿元,助力保护本钱商场平稳运转。
农业银行表明,近来,为全力支撑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需求,农业银行快速呼应、全面布置,进一步做好对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借款服务和投进,已与多家央国企、民营上市公司达到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借款协作意向。
中国银行(601988.SH)表明,为快速推进方针落地,中国银行及时出台专属配套计划,建立独自借款产品和计算科目,清晰规范事务流程和贷后监控要求,保证事务合规有序展开,支撑一批契合条件的股票回购增持计划。
建设银行(601939.SH)表明,近期,为更好服务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需求,建设银行迅速举动,活跃造访,已与超越80家意向企业对接股票回购增持借款事务,着力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展开,助力提振商场决心。
交通银行(601328.SH)表明,该行活跃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议计划布置,着力用好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借款方针东西,服务上市公司及股东的回购和增持,以进一步保护本钱商场安稳运转,提振商场决心。
邮储银行(601658.SH)表明,各分行活跃举动,经过多种形式造访对接企业,摸排上市公司事务需求,并注册事务绿色通道,组织专人担任,为客户量身定制融资计划。
除了国有大行外,股份行也在聚集民企,活跃推进股票回购增持借款事务展开。
据兴业银行发表的数据显现,到3月末,兴业银行已与44家上市公司或首要股东达到股票回购增持借款协作并完结公告,借款上限规划超66亿元,其间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80%,科技企业占比超60%。从支撑范畴看,包括半导体、医药生物、软件服务等多个“硬科技”范畴,为本钱商场供给了增量资金,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
另据《新华社》报导:到4月9日,浙商银行(601916.SH)已与近60家上市公司及股东达到股票回购增持借款意向协作,储藏拟回购增持金额超80亿元,授信资金规划超50亿元。此外,浙商银行联合浙江省上市与并购联合会建立渠道,经过并购借款、银团借款等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供给金融支撑,经过立异金融产品为上市公司供给全链条服务,助力优化本钱结构。
据悉,股票回购增持再借款于上一年10月建立,旨在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向契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首要股东供给借款,支撑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以此支撑本钱商场安稳展开。
据《证券日报》报导,到2024年12月末,金融机构与超700家上市公司和首要股东达到协作意向,其间200余家已发布公告发表拟请求借款上限超500亿元,60%以上的借款用于回购,借款依照利率优惠准则定价,均匀利率水平在2%左右。
据数据计算,4月10日,79家公司共发布86个股票回购相关发展。其间,21家公司股东提议回购公司股份,25家公司初次发表股票回购预案,22家公司发表股票回购施行发展,11家公司回购计划已施行结束。
受访专家对记者表明,理财公司作为重要组织出资者参加ETF(买卖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出资,引导资金流向科技等要点国家战略范畴,构成本钱与实体经济间的良性循环,对本钱商场高质量开展起到活跃效果。未来,理财子公司指数化出资或将继续深化。
纷繁布局指数化出资
“面临近期商场动摇,中银理财敏捷研判,在管理好产品全体危险的一起,活跃寻找时机进行权益财物装备,要点投向新质生产力范畴和内需板块。下阶段,中银理财还将布局指数战略、指数增强战略等各类含权类理财产品。”4月10日晚间,中银理财发文表明将进一步支撑本钱商场开展。
同日,交银理财、浦银理财也在大众号途径表明,在研判商场状况的基础上,将经过直接出资或直接出资方法继续增持ETF。浦银理财进一步表明,出资方向将包含宽基指数、职业指数,聚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相关范畴。
记者注意到,已有理财子公司实践出手增持。徽银理财表明,坚决看好国内本钱商场的开展前景,已接连增持ETF,以实饯别动饯别价值出资。此前,苏银理财、北银理财也纷繁表明已增持ETF。北银理财表明,未来将不断深化探究本钱商场事务范畴,继续加强指数化出资。
记者检索我国理财网数据发现,到4月11日下午,共有来自华夏理财、中银理财和高盛工银理财的9只权益类理财产品待售。《我国银职业理财商场年度报告(2024年)》数据显现,到2024年底,理财产品财物装备权益类财物余额为0.83万亿元,占总出资财物的2.58%。
为何理财子公司纷繁布局指数化出资?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姚旭升在承受采访时表明,从微观环境来看,我国经济长时间向好的趋势未变,本钱商场的蓬勃开展具有刚强的基本面支撑。2024年以来,多重方针发力鼓舞和支撑银行理财子公司资金入市,方针盈利不断开释。此外,近期美国“对等关税”方针下,股市呈现较大起伏的动摇,很多优质财物处于轻视状况,正是进行权益财物装备的好时机。
“从理财子公司本身的原因来看,ETF具有成本低、流动性强、透明度高、涣散危险等优势,便于进行财物装备和危险操控,是其在商场动摇时的优选出资东西。作为本钱商场的重要组织出资者,经过增持ETF也能够引导更多中长时间资金流入本钱商场,有助于商场树立‘长钱长投’的杰出生态。”姚旭升进一步剖析称,“与此一起,理财子公司增持ETF,发挥耐性本钱、长时间本钱支撑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也是其实行金融组织社会职责的表现。”
继续深化布局ETF
2024年9月,中心金融办、我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长时间资金入市的辅导定见》指出,鼓舞银行理财和信任资金活跃参加本钱商场,优化鼓舞查核机制,疏通入市途径,提高权益出资规模。
2025年1月22日,中心金融办、证监会等六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推进中长时间资金入市作业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答应银行理财作为战略出资者参加上市公司定增。在参加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确定规范方面,给予银行理财、稳妥资管与公募基金平等方针待遇。
普益规范研究员张璟晗以为,理财公司作为重要组织出资者参加ETF出资,部分指数类理财产品以固收类财物调配指数出资的战略,引导资金流向科技等要点国家战略范畴,构成本钱与实体经济间的良性循环,对本钱商场高质量开展起到活跃效果。理财公司的参加也会拓展ETF产品谱系,如跨境、战略型ETF等立异产品,又经过途径优势向出资者遍及了被迫出资,为本钱商场注入了更稳健的资金流。
展望后市,姚旭升以为,理财子公司或将继续深化布局ETF。
“当时,方针盈利继续开释,鼓舞银行理财资金入市。在低利率环境下,固收类财物收益难以满意客户对高收益的需求,理财子公司也需求经过权益类财物增厚收益。ETF作为涣散化出资东西,既能下降单一财物危险,又能捕捉结构性时机,契合其‘安稳+收益’的运营风格。”姚旭升指出,“当下,理财子公司增持ETF,不只是为了获取出资收益,更是为了实行社会职责,为我国本钱商场的高质量开展贡献力量。”
含权理财产品装备ETF的实质是危险与收益的再平衡,关于出资者,张璟晗主张需理性看待这类产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结合当时方针导向、产品特色与本身危险承受能力,审慎挑选合适自己的理财产品。
本文源自:世界金融报
作者:李若菡